2025广东专插本招生减少8000余人,有什么建议给备考考生?
广东专插本为备考广东专插本的学子整理了根据今年招生计划趋势而分析的备考建议,更多内容详细见下。
广东省2025年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各院校各批次招生计划汇总情况如下:
2025年:提前批总招生计划89人,普通批总招生计划50988人,建档立卡批总招生计划1009人,退役士兵总招生计划7171人,总计划(不含三二分段专升本)59257人。
2024年:普通批总招生计划59514人,建档立卡批总招生计划1504人,退役士兵批次总招生计划6418人,提前批总招生计划125人,所有批次总招生计划(不含三二分段专升本)67561人。
以下是广东省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2025年与2024年各批次招生计划的对比分析:
提前批
2024年:招生计划125人。
2025年:招生计划89人。
变化:2025年提前批招生计划较2024年减少了36人,降幅为28.8%。
普通批
2024年:招生计划59514人。
2025年:招生计划50988人。
变化:2025年普通批招生计划较2024年减少了8526人,降幅为14.3%。
建档立卡批
2024年:招生计划1504人。
2025年:招生计划1009人。
变化:2025年建档立卡批招生计划较2024年减少了495人,降幅为32.9%。
退役士兵批
2024年:招生计划6418人。
2025年:招生计划7171人。
变化:2025年退役士兵批招生计划较2024年增加了753人,增幅为11.8%。
总招生计划(不含三二分段)
2024年:总招生计划67561人。
2025年:总招生计划59257人。
变化:2025年总招生计划较2024年减少了8304人,降幅为12.3%。
这么看来2025年的报名人数大概率会比上一年少许多。
备考建议
1. 精准备考,提升核心竞争力
关注招生结构变化:普通批缩招 8526 人(降幅 14.3%),需聚焦目标院校专业近 3 年分数线及招生趋势,优先选择招生规模稳定或微增的专业(如行政管理、学前教育等)。
强化薄弱科目:公共课(政治、英语)是拉分关键,专业课需吃透考纲(如管理学重点掌握行政组织理论,教育理论聚焦教育学原理),结合真题训练案例分析能力。
2. 志愿填报:梯度策略 + 补录预案
采用 “1 公办 + 2 民办 + 1 保底” 志愿结构:公办院校(如肇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竞争激烈,需预留分数 buffer(预估公办分数线上涨 5-10 分);民办院校优先选择招生量大(如广州南方学院、湛江科技学院)或学费较低(如广州新华学院 29980 元 / 年)的院校。
关注补录机会:2024 年补录计划超 1 万人,管理学、英语类专业补录名额多(如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补录 546 人),可提前研究目标院校近 2 年补录专业及人数,制定备选清单。
3. 经济成本与资助政策兼顾
民办院校学费普遍 2.9 万 - 4.3 万元 / 年,两年总费用约 6.2 万 - 8.6 万元,需提前规划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年最高 2 万元)、国家助学金(平均 3700 元 / 年)等政策减轻负担。
优先选择提供校内勤工俭学或 “绿色通道” 的院校(如部分公办院校),降低入学初期经济压力。
4. 动态跟踪政策,规避风险
紧盯关键时间节点:11 月发布招生规定、1 月报名及体检、3 月考试、5 月录取及补录,避免因流程疏漏错失机会。
警惕特殊限制:部分院校(如广东医科大学)明确不参与补录,校考专业需额外关注院校命题范围(如日语、翻译等校考科目),跨专业考生需确认前置课程要求。
5. 心态调整与备选方案
面对缩招压力,可同步准备 “专升本 + 技能证书” 双轨发展,如考取教师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增强就业竞争力;
若首次录取失利,充分利用补录机会(5 月 25-30 日),重点关注民办院校大规模补录专业(如应用英语、网络与新媒体),争取 “兜底” 录取。
总结:缩招背景下,需以 “高分冲刺公办 + 精准匹配民办 + 灵活应对补录” 为策略核心,兼顾分数提升与成本规划,动态调整备考节奏,最大化录取成功率。

专升本院校
考试大纲
招生政策
招生计划
分数线
报考条件
专升本问答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准考证
成绩查询
志愿填报
网站首页



